2023年女足世界杯裁判名单公布 中国裁判谢丽君入选******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北京时间10日,国际足联裁判员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女足世界杯裁判员名单。中国裁判谢丽君以助理裁判身份入选。
2023年女足世界杯将于7月20日至8月20日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举行。在国际足联公布的裁判名单中,共有33名主裁判、55名助理裁判和19名视频助理裁判。其中,主裁判和助理裁判全部为女性,视频助理裁判中有6人为女性。
谢丽君是此次唯一入选的中国裁判。她来自四川,曾多次执法国内和国际赛事,2022年参与女足亚洲杯、U17女足世界杯执法。此前她还执法过全运会、世界军人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等大型赛事女足比赛,并连续多年执法中国国内女超、女甲联赛。
国际足联称,所有入选者都是在近年来国际和国内比赛中表现突出的裁判,每名裁判员的水平都是经过严格考察和筛选的。国际足联在2020年启动了2023年女足世界杯的裁判员选拔工作,此后有超过170名候选人参与考核。
在2022年卡塔尔男足世界杯上,中国裁判马宁、施翔和曹奕入选裁判名单,这是20年来首次有中国裁判参与男足世界杯执法工作。马宁共担任了六场小组赛比赛的第四官员,施翔、曹奕则分别担任了三场比赛的候补助理裁判员。
2023年女足世界杯上,中国女足将与英格兰、丹麦、附加赛B组胜者(塞内加尔、海地、智利之间胜者)同组。按照赛程,中国女足小组赛首战将对阵丹麦队,末战对阵英格兰队。(完)
打手脚 打腰背 为啥麻醉部位各不同******
很多手术患者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同样是做手术、打麻醉,为什么有的人是在手脚上打针,有的人还要在腰背部打针?是不是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手术就做完了?今天,麻醉科的医生就来带大家揭开麻醉的神秘面纱。
手脚打针
首先说说手脚上打麻醉针,其实就是指我们经常提到的全身麻醉所需要开放的外周静脉。全身麻醉药物大多通过血液进入人体抵达全身和大脑,发挥麻醉效果,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俗称“患者的生命线”,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手脚上的打针。有了它,麻醉医护人员就可以将麻醉药物注射到静脉中,达到类似睡眠的麻醉状态,就可以实施手术了。
待手术结束后,麻醉医护人员会精准地掌握麻醉药物的代谢时间,停止持续输注的麻醉药物,等待患者的苏醒。一般患者在苏醒后只会记得手上打了一针,医生说睡一觉吧,就沉沉睡去,而对于其他麻醉过程及手术所造成的伤害性刺激毫无记忆。
腰背打针
打在腰背上的麻醉是指椎管内麻醉,这也是我们麻醉常用的另一种方法,也就是俗称的“半麻”。医生会在患者的后背向椎管内打一针,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通过控制麻醉平面,达到下腹部及下肢麻木、失去痛觉的目的,使患者顺利完成下腹部或下肢的手术。有时候还可以放一根软软的管子在后背,帮助患者渡过难熬的术后疼痛期。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麻醉医生并不是打完了这一针就万事大吉了,麻醉医生会一直陪伴在手术患者周围,做围术期的“守护神”,对患者的整个手术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好一个“外科医生中的内科医生”,具备对术中出现的各种危机事件进行及时的应对和处理的能力,做到“化险为夷”。
俗话说,“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打一针”看似很简单,但打完这一针后的麻醉维持、麻醉管理、患者的苏醒才能真正体现出麻醉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难度与重要性所在。用一句话来说:麻醉不只是为了沉睡,而是为了更好地苏醒。
文/武昊天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