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台联会长:活化涉台文物 唤醒迁台共同记忆******
中新社漳州1月2日电 (记者 张金川)“在当前两岸关系背景下,我们不能让涉台历史静默、黯然,应该讲好漳台故事。”福建漳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方丽云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让涉台资源充分活化,唤醒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青少年的根脉意识、祖地意识。
当天上午,漳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方丽云在大会书面发言中指出,漳州与台湾隔海相望,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漳州与台湾无法割断的联系。“漳台的渊源关系渐渐以族谱、家书等文献和文物古迹的方式沉淀下来,是维系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纽带。”
方丽云称,当前,族谱、书信、老照片等“迁台记忆”的征集工作已在福建全省展开,漳州市涉台文物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取得较好成效。官方数据显示,该市现有涉台文物306处,重点涉台文物88处,为福建省之最。
但目前漳州市涉台文物研究水平较低,对涉台文物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入发掘、展示和传播不足;同时,反映海峡两岸历史渊源的文献资料和生产生活实物资料消逝速度加快,抢救和征集工作十分紧迫。对此,方丽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做好涉台文物保护利用的宣传、研究和规划编制。设立并启动“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重点保护一批祖籍在漳州的台湾同胞的祖祠、祖居和历史文化村镇。同时,有计划地深入挖掘和保护反映两岸渊源的文化、习俗、传统工艺、传统产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是以历史文化名城效应开辟涉台文物交流窗口,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带动涉台文物古迹的开发利用。
三是有重点地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举办专题性展览。进一步整合漳州市目前众多能反映两岸关系,尤其是漳台关系的专题博物馆等资源,积极探索更具时代性、趣味性、参与性的展示方式。
四是积极开展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利用文物史迹和历史名人优势,组织学术研究机构加强两岸交流互访,将学术研究与现实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漳台文化研究的深入和学术的繁荣。(完)
台湾12月消费信心指数创逾13年新低******
中新网12月27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中央大学”台经中心27日发布台湾地区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CCI)总指数创下逾13年新低水平;台经中心执行长吴大任进一步示警,台湾制造业景气还未落底、劳动市场持续恶化,明年想靠内需撑经济恐怕不乐观。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2/12/27/388f8a43d9ad4abca7ea6a4987d5b86a.jpg)
据报道,台湾地区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CCI)总指数为59.12点,月减0.88点,不只连4月下滑,更创下2009年10月以来新低;进一步观察CCI的6项分项指标,仅物价水平上升,购买耐久财、台湾经济景气、家庭经济状况、就业机会、投资股市时机等5项指标均呈下降。
吴大任表示,在通膨压力笼罩与全球主要央行持续紧缩等双重压力夹击之下,台湾经济急转之下,期望明年可以靠内需支撑经济,抵挡出口衰退,“但困难度非常高”。
吴大任指出,“未来半年家庭经济状况”调查为70.9点,月减0.55点,且为2010年5月以来最低,这代表家庭经济持续恶化,而且台当局货币政策主管机构接连升息,台湾有约200万户房贷户,房价高涨之下,贷款负担将大幅提升。
此外,“未来半年就业机会”降至61.1点,创下近13年新低。吴大任直言,出口相关制造业面临内忧外患,除了接单减少、营收下滑,升息令企业借贷成本增加,台电又针对企业用户调涨电价,杠杆较大的企业压力沉重,推测明年上半年,可能看到更多厂商无薪假、裁员的现象。
大众彩票地图 |